📢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以太坊VS Solana:区块链技术革新与安全共识的新思路
以太坊与Solana的区块链技术革新
以太坊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在无限花园梦想破灭后,Vitalik开始约束L2/Rollup的发展,以更积极的姿态守护L1赛道。以太坊主网的"提速降费"计划已提上日程,转向Risc-V仅是开始。如何在效率上追赶甚至超越Solana将成为接下来的重点任务。
与此同时,Solana持续拓展消费需求场景。Solana的策略是"Scale or Die",坚定不移地走做大做强L1的道路。除了某知名交易公司研发的Firedancer已进入部署流程外,在近期纽约Solana大会上,Anza团队的Alpenglow共识协议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趣的是,以太坊和Alpenglow都有着成为"世界计算机"的终极梦想。
大规模节点时代的20%安全共识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节点数量和分散程度一直是衡量区块链网络去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为避免过度集中化,安全门槛通常被设定在33%,即任何单一实体都不应超过这一比例。
在资本效率的推动下,比特币挖矿最终走向了矿池集群,以太坊则成为某些大型质押服务提供商和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舞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实体能够完全控制网络运行。在"维护网络以赚取激励/管理费"的模式下,他们通常没有作恶动机。
但是,评估网络健康度必须考虑其规模。例如,在一个只有3人的小团体中,需要2/3的赞同才能称得上有效运行。仅追求任意1/3的最低安全保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剩余两者很容易串通,作恶成本极低而收益极高。
相比之下,在一个拥有10000个节点的大规模网络中,就没有必要追求2/3的多数票。在现有激励模式之外,大部分节点互不相识,大型质押服务提供商和交易所之间的共同作恶协调成本也过高。
那么,如果我们适当降低节点数量和共识比例,是否能实现"提速降费"?
Alpenglow正是基于这种思路。它计划保持Solana约1500个节点的规模,同时将安全共识降低到20%。这不仅可以提高节点确认速度,为节点赚取更多主网激励,还可以鼓励节点规模扩大到约1万左右。
这种做法是否会产生1+1>2的效果,还是会突破现有安全机制的底线,仍有待观察。不过,这种思路很符合Solana作为以太坊竞争对手的定位,走一条不同于以太坊的技术路线。
Alpenglow:改良版Turbine还是走向DPoS?
Alpenglow的理论基础是,在大规模节点时代,不需要过高的共识数量。由于PoS机制的存在,作恶者需要动用巨额资本才能控制网络。即使是20%的规模,以目前价格计算,以太坊需要200亿美元,Solana也需要100亿美元的资金。
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选择其他投资方式可能更为明智,去控制区块链网络似乎不太合理。而且,这样做还会面临剩余80%节点的反击,除非是国家层面的行为。
在具体实施上,Alpenglow将整个流程大致分为Rotor、Votor和Repair三个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Alpenglow是对Turbine机制的深度改造。
Turbine是Solana的区块广播机制,负责传播区块信息以达到全部节点进行共识确认的目的。相比早期以太坊使用的Gossip协议,Turbine采用了一种更有序的传播方式。
在Alpenglow中,类似的机制被称为Rotor,本质上是一种有秩序的区块消息传播方式,其中任何Leader或Relay节点都不是固定的。
Votor则是节点确认机制。在Alpenglow的设想中,如果首轮节点投票达到80%比例,满足20%以上的最低要求,就可以直接快速通过。如果首轮投票介于60%到80%之间,则可以启动第二轮投票,再次超过60%即可最终确认。
如果仍未达成共识,就会启动Repair机制。不过,个人认为,这类似于Optimistic Rollup的挑战期,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协议可能会面临严重问题。
与简单地增加硬件资源来提高带宽不同,Alpenglow的目标是减少区块共识生成过程。如果能够保持数据块较小(如目前的1500 Bytes左右),并且生成时间足够短(如目前测试中极限情况下能达到100ms,仅为现有10s的1%),那么性能提升将是显著的。
结语
在MegaETH之后,现有的L2解决方案基本已经发展到极限。随着SVM L2无法获得Solana的支持,Solana主网面临继续扩容的实际需求。只有让主网TPS远超竞争对手,才能真正实现Solana作为"以太坊杀手"的愿景。
值得注意的是,Alpenglow不仅可以应用于Solana,理论上,任何PoS链,包括以太坊在内,都可以采用这种机制。与之前介绍的Optimum类似,现有的区块链研究已经触及技术边界,迫切需要更多来自计算机科学,甚至社会学理念的支持。
曾经,IBM宣称世界未来只需要五台大型机。如果我们将HTTP-TCP/IP构建的互联网视为其中之一,比特币为另一个,以太坊再占一席,那么留给Solana的空间确实不多了。然而,技术的发展往往充满意外,我们拭目以待Solana能否通过这些创新突破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