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货币案件中的价值认定难题近年来,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数量激增。除了常见的洗钱、诈骗、传销等专业性强的案件外,个人之间的虚拟货币相关犯罪也日益增多。这些案例为处理涉币类刑事案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本文将探讨一起由投资纠纷引发的个人虚拟货币诈骗案。该案的判决为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中的价值认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案情概要2018年6月至7月,郑某以帮助王某投资区块链项目为由,骗取王某32枚比特币和1000多枚以太币。郑某将所得比特币转售获利164万余元。案发后,郑某主动归案。法院审理后认定,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法院对虚拟货币定价的态度在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案中,确定涉案金额一直是关键问题。实务中存在多种做法,如以购入价格、销赃价格、市场价格或第三方评估价格等作为依据。然而,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在本案中明确表示:"虚拟货币价值问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宜在个案中直接认定。"这一观点为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法院最终以被告人郑某的销赃所得164万余元作为涉案金额。## 虚拟货币政策与司法实践2021年9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的监管政策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其中包括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定价服务。这一政策引发了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司法机关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价格认定属于司法活动,不受该政策限制。另一些观点则认为,该政策未对司法活动做出豁免,司法机关的定价行为同样违反监管要求。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做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原则上不主动认定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在存在销赃金额的情况下,优先以此确定涉案金额。如无销赃金额,则可考虑以购入价格、处置变现金额或司法鉴定金额等作为替代方案。## 结语虚拟货币给法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困境源于监管者对虚拟货币认知的局限性,试图通过简单的监管文件全面控制虚拟货币,不仅效果有限,还给执法和司法活动造成了困扰。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现有政策进行修订。如何修改以及具体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虚拟货币案件价值认定难题及朝阳法院新思路
虚拟货币案件中的价值认定难题
近年来,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数量激增。除了常见的洗钱、诈骗、传销等专业性强的案件外,个人之间的虚拟货币相关犯罪也日益增多。这些案例为处理涉币类刑事案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探讨一起由投资纠纷引发的个人虚拟货币诈骗案。该案的判决为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中的价值认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案情概要
2018年6月至7月,郑某以帮助王某投资区块链项目为由,骗取王某32枚比特币和1000多枚以太币。郑某将所得比特币转售获利164万余元。案发后,郑某主动归案。
法院审理后认定,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最终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法院对虚拟货币定价的态度
在涉及虚拟货币的诈骗案中,确定涉案金额一直是关键问题。实务中存在多种做法,如以购入价格、销赃价格、市场价格或第三方评估价格等作为依据。
然而,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在本案中明确表示:"虚拟货币价值问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宜在个案中直接认定。"这一观点为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法院最终以被告人郑某的销赃所得164万余元作为涉案金额。
虚拟货币政策与司法实践
2021年9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的监管政策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其中包括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定价服务。这一政策引发了司法实践中的争议。
一些观点认为,司法机关对涉案虚拟货币进行价格认定属于司法活动,不受该政策限制。另一些观点则认为,该政策未对司法活动做出豁免,司法机关的定价行为同样违反监管要求。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做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原则上不主动认定涉案虚拟货币的价值。在存在销赃金额的情况下,优先以此确定涉案金额。如无销赃金额,则可考虑以购入价格、处置变现金额或司法鉴定金额等作为替代方案。
结语
虚拟货币给法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困境源于监管者对虚拟货币认知的局限性,试图通过简单的监管文件全面控制虚拟货币,不仅效果有限,还给执法和司法活动造成了困扰。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现有政策进行修订。如何修改以及具体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