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道路还有多远?新技术的广泛普及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以美国为例,汽车花了78年才达到92%的普及率,家庭用电用了48年才实现全面覆盖,互联网则用了26年才达到88%的普及率。虽然这些技术的普及速度在逐渐加快,但为什么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概念已经成功渗透到全球公众意识中,大多数人却仍未真正使用过加密货币服务呢?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机构资金的进入渠道受限2. 普通用户的入场途径不畅3. 缺乏符合大众品味的投资标的4. 多数开发者难以进入行业5. 基础设施无法支持大规模应用然而,令人振奋的是,当前熊市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加密货币更快实现大规模采用的积极信号。## 一、比特币现货ETF:传统资金的入场通道即将开启虽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期延长了对某些机构比特币现货ETF申请的审查期,但业内对其获批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有业内人士预测,比特币现货ETF可能在未来4到6个月内获得批准。比特币现货ETF的上市将大大简化投资比特币的流程。美国股票市场以机构为主导,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比达55%。因此,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不仅可能吸引主流股票市场的潜在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为大规模机构资金入场提供了便利。有分析机构估计,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后可能带来约300亿美元的新增需求。这将为加密货币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二、某支付巨头推出美元稳定币:为普通用户打开入场大门一家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4种货币、拥有超4亿月活用户的全球知名移动支付公司近期在以太坊网络上推出了用于转账和支付的美元稳定币。这标志着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首次全面拥抱数字货币支付转账。该稳定币由100%美元存款、短期美国国债和类似现金等价物提供支持。用户可以使用这种稳定币进行点对点付款、商家支付,以及与其他加密货币进行兑换。这家公司的目标是成为法定货币和Web3之间的桥梁,推动稳定币支付系统的主流采用。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有望为加密货币领域引入数千万新用户。## 三、RWA热潮:连接传统机构与加密世界的纽带近半年来,真实世界资产(RWA)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支持者认为RWA将引入现实世界的资产及收益,大幅提高加密货币的资产规模。尽管在链下RWA的代币化和清算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反对者则认为大多数RWA项目仍然依赖于中心化的"合规"和"审计",无法完全实现去信任化,不符合加密货币的核心理念。尽管存在争议,RWA仍可能成为传统大机构参与构建加密货币生态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传统机构显露出进军加密货币领域的种种迹象,我们不应完全忽视RWA的潜力。## 四、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吸引Web2开发者目前,加密货币行业在编程语言方面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探索适用于特定应用场景的新语言,如面向零知识应用的Cairo语言、注重形式化验证的Move语言等;二是开发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以吸引更多Web2开发者。考虑到Web3开发者数量仅有几十万,而Web2开发者超过千万,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有望吸引大量Web2开发者加入,从而打造更繁荣的生态系统。## 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2017年,以太坊创始人曾表示,技术障碍是阻碍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可扩展性问题。如今,以太坊生态系统已经发展出繁荣的Layer2扩容解决方案矩阵,包括多个知名项目,这些Layer2方案相较于以太坊主网的性能有显著提升。此外,模块化区块链领域也正迎来快速发展。多个项目在各自领域均有望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提供支持。总的来说,与前几个周期相比,当前加密货币基础设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进程加速:五大利好因素解析
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道路还有多远?
新技术的广泛普及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以美国为例,汽车花了78年才达到92%的普及率,家庭用电用了48年才实现全面覆盖,互联网则用了26年才达到88%的普及率。
虽然这些技术的普及速度在逐渐加快,但为什么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概念已经成功渗透到全球公众意识中,大多数人却仍未真正使用过加密货币服务呢?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然而,令人振奋的是,当前熊市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加密货币更快实现大规模采用的积极信号。
一、比特币现货ETF:传统资金的入场通道即将开启
虽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期延长了对某些机构比特币现货ETF申请的审查期,但业内对其获批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有业内人士预测,比特币现货ETF可能在未来4到6个月内获得批准。
比特币现货ETF的上市将大大简化投资比特币的流程。美国股票市场以机构为主导,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比达55%。因此,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不仅可能吸引主流股票市场的潜在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为大规模机构资金入场提供了便利。
有分析机构估计,比特币现货ETF上市后可能带来约300亿美元的新增需求。这将为加密货币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二、某支付巨头推出美元稳定币:为普通用户打开入场大门
一家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4种货币、拥有超4亿月活用户的全球知名移动支付公司近期在以太坊网络上推出了用于转账和支付的美元稳定币。这标志着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首次全面拥抱数字货币支付转账。
该稳定币由100%美元存款、短期美国国债和类似现金等价物提供支持。用户可以使用这种稳定币进行点对点付款、商家支付,以及与其他加密货币进行兑换。
这家公司的目标是成为法定货币和Web3之间的桥梁,推动稳定币支付系统的主流采用。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有望为加密货币领域引入数千万新用户。
三、RWA热潮:连接传统机构与加密世界的纽带
近半年来,真实世界资产(RWA)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支持者认为RWA将引入现实世界的资产及收益,大幅提高加密货币的资产规模。尽管在链下RWA的代币化和清算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
反对者则认为大多数RWA项目仍然依赖于中心化的"合规"和"审计",无法完全实现去信任化,不符合加密货币的核心理念。
尽管存在争议,RWA仍可能成为传统大机构参与构建加密货币生态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传统机构显露出进军加密货币领域的种种迹象,我们不应完全忽视RWA的潜力。
四、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吸引Web2开发者
目前,加密货币行业在编程语言方面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探索适用于特定应用场景的新语言,如面向零知识应用的Cairo语言、注重形式化验证的Move语言等;二是开发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以吸引更多Web2开发者。
考虑到Web3开发者数量仅有几十万,而Web2开发者超过千万,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区块链平台有望吸引大量Web2开发者加入,从而打造更繁荣的生态系统。
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2017年,以太坊创始人曾表示,技术障碍是阻碍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可扩展性问题。
如今,以太坊生态系统已经发展出繁荣的Layer2扩容解决方案矩阵,包括多个知名项目,这些Layer2方案相较于以太坊主网的性能有显著提升。
此外,模块化区块链领域也正迎来快速发展。多个项目在各自领域均有望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与前几个周期相比,当前加密货币基础设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大规模区块链应用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