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文化年轮模型:解密技术监管与开放性的演变逻辑
文化年轮模型:解析技术监管与开放性的演变
在科技领域,人们常有一种固有印象:美国倾向于开放和自由,而中国更注重管控。然而,近年来的发展似乎与这种印象背道而驰。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两国的角色似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逆转。为何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了一个富有洞察力的"文化年轮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
文化年轮模型的核心观点
Vitalik提出的文化年轮模型包含两个关键要素:
这个模型将文化比作一棵树,每个时代都会在树上刻下新的年轮。新年轮形成时,社会对新兴事物的看法也随之确立。一旦这些观念形成,就会迅速固化,难以改变。随后,新的年轮会继续叠加,推动社会形成对下一波新话题的文化态度。
应用案例:解读中美技术监管格局
互联网开放性的历史惯性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波去监管化浪潮。这一时期诞生的互联网,深深烙上了自由开放的印记。即便在随后几十年里整体监管趋势增强,互联网仍保持了相对开放的特质。这种现象正是文化年轮模型的生动体现。
人工智能领域的角色转换
进入2020年代,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在这个阶段,美国占据先发优势,而中国处于追赶地位。为了缩小差距,中国采取了"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策略,这恰好与开发者群体日益增长的开源偏好相契合。因此,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对开源非常友好的环境。这种开放态度是真实且由内而外的,但仅限于人工智能领域,其他较早形成的技术领域仍保持相对封闭的特征。
启示:创新优于改变现状
文化年轮模型揭示了一个重要启示:一旦某种观念已经固化,想要改变它将十分困难。相比之下,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其形成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规范与文化基础,往往更容易实现。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魅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与文化环境,不受既有"现状偏见"的束缚,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在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中,我们或许不必执着于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旧观念。相反,通过培育新的"树种",我们可以为这片文化森林注入新的活力,开创更加开放、创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