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2025香港Web3嘉年华: 人气下滑 RWA崛起 华人大佬聚会引关注
2025香港Web3嘉年华:热度不再,RWA崛起,华人大佬重聚引关注
4月6日至9日,2025香港Web3嘉年华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自2022年宣言发布以来的第三届嘉年华。虽然主办方宣称汇聚了近400位全球顶尖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展会面积也比去年增加50%,但现场人气明显不足。
多位与会者反映,整体人流比往年减少近一半,展位数量也从去年的150多家缩减至不到100家。有观察者甚至表示,这是"最冷的一次大会"。人气低迷的原因包括:市场行情低迷、之前的共识大会分散了注意力,以及行业整体缺乏热点和创新。
尽管主会场冷清,但周边活动依然火爆。100多场Side event中,技术论坛和黑客松之外,各种游轮、夜场、派对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华人群体仍是香港大会的主力军,而海外参与者似乎有所减少。
从展位来看,某交易平台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是MEME类项目GMGN。主题方面,Payfi仍然备受关注,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有不少建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热门的概念如DePin、某些公链项目等在主会场曝光度不高,BTC生态更是无人问津。
参会者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相比往年,KOL成为主要参与群体,而风险投资机构则相对低调。这一变化反映了行业生态的快速调整。
大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华人大佬们的聚会。在一场活动中,多位知名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相比之下,以太坊创始人的演讲似乎并未引起太多共鸣,反映出当前市场更关注价格而非技术发展。
整体来看,本届香港Web3嘉年华折射出行业现状:热点与创新不足,真实应用尚未显现,熊市初现端倪。交易平台急于拓展用户,项目方举步维艰,散户仍在观望,风投资金也趋于谨慎。
然而,熊市也不乏机遇。噪音减少,成本降低,有利于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同时,传统与新兴资产的融合、监管的持续完善,既带来挑战也创造机遇。
虽然香港Web3发展尚未达到预期,但生态已初步形成。从政策角度看,无论是RWA试点还是稳定币监管,香港在Web3领域的开放度仍居全球前列。政府已拨款5000万港元支持数码港推动Web3生态建设,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
截至去年9月,香港已拥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年增长超过15%。涵盖数字银行、虚拟保险、虚拟资产教育平台等多个领域。
最新政策显示,香港证监会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在监管框架下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同时放宽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相关限制。这些举措进一步展现了香港发展Web3的决心。
尽管当前香港作为窗口的作用似乎有限,但长远来看,作为兼具监管与开放特性的地区,香港仍是传统机构进入Web3领域的最佳选择。对香港的Web3发展,或许我们应该保持更多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