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明知道比特幣能盈利,卻總在猶豫要不要入手?爲什麼明知它是優質資產,卻遲遲不敢長期持有?



核心症結,或許藏在“不確定性”這四個字裏。

你會想:現在6、7萬美元的價格,真的值得買嗎?萬一漲不到10萬美元呢?反過來又怕:它會不會突然消亡?政策重拳、技術迭代,萬一跌成零怎麼辦?於是,高價位時想賣,熊市裏想跑,總在“怕錯過”和“怕踩坑”之間反復拉扯。

但不妨把時鍾撥回十年前——2014年的比特幣,單價1000美元。那時的你,會覺得它貴嗎?會篤定它十年後會消失嗎?大概率不會。反而會覺得“太便宜了”,恨不得多囤點;會無視那些“騙局”“泡沫”的噪音,攥緊手裏的幣。畢竟十年後,它會漲到6萬美元,翻五六十倍——那時再賣,才是真的虧。

說到底,當下的猶豫,和當年的“看不清”本質一樣:你不確定2034年的比特幣會不會站上100萬美元。

可如果篤定十年後能到100萬,現在6、7萬的價格還叫貴嗎?你還會猶豫嗎?肯定不會。你會果斷入手,堅定持有,懶得跟質疑者爭論——有那時間,不如多賺點錢換更多幣。

那麼,十年後比特幣能到100萬嗎?

沒人能精準預測未來,但這個目標並非天方夜譚。100萬美元,不過是當前黃金的市值。比特幣掀起的金融革命,不亞於互聯網對信息時代的顛覆,憑什麼不能超越黃金?就算十年不夠,十五年呢?過去二十多年互聯網的增速擺在那裏,比特幣十年漲十倍,已經算保守。

與其糾結短期波動,不如穩住大方向:該買的時候果斷買,牛市需要用錢時小額變現,大倉位牢牢拿住。眼光放遠十年,別等那時再拍大腿——就像上個月我買的Pepe幣,均價0.000007美元,一個月漲到0.000016美元,3500美元變7700美元。有人說小幣不穩,但存銀行更“穩”啊——3500美元存一個月,能變7700嗎?

賺錢的核心,從來不是“穩不穩”,而是“敢不敢信、能不能等”。機會抓不抓得住,最終還是看自己。 #美财长预计10月解决贸易问题#
ETH1.61%
BTC1.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