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強勁vs加密市場壓力:2024年金融市場開局解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4年開局:美國經濟強勁,加密市場面臨短期壓力

2024年伊始,美國經濟呈現出積極態勢。盡管通脹指標有所回升可能延緩降息進程,但亮眼的經濟數據爲市場和消費者注入了信心。一月份美股繼續創新高,科技股尤其是人工智能相關股票重新成爲市場焦點。然而,某電動車制造商卻首次遭遇毛利潤下滑。亞太股市表現搶眼,歐洲股市則保持平穩。比特幣ETF獲批後,加密市場因某基金的拋售壓力而短暫承壓,但隨着拋壓減弱,市場逐漸趨於穩定並出現回升跡象。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美國1月5日公布的首個重要經濟指標顯示,1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1.6萬,遠超預期的17.5萬。這一開門紅爲投資者帶來信心。然而,強勁的就業數據也引發了通脹擔憂。12月CPI同比漲3.4%,高於預期的3.2%,遠超联准会2%的通脹目標。盡管如此,市場普遍認爲加息已不太可能,但降息時間可能推遲。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月份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反映出市場對CPI走高的預期。此外,1月24日公布的Markit制造業指數大幅超出預期,制造業PMI創下16個月新高,表明企業經營環境向好。四季度GDP年化季率增長3.3%,全年增速達2.5%,均超出市場預期。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有所提升,密歇根大學信心指數創下一年半以來新高。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美股市場方面,標普500指數突破2022年1月4日的前高,創下歷史新高。科技股重新成爲市場焦點,某芯片巨頭和某軟件巨頭雙雙再創歷史新高。人工智能浪潮已成爲市場共識,預計將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2023年,美股大型科技股均實現顯著漲幅,成爲市場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大多數科技巨頭表現亮眼,某電動車制造商卻遭遇困境。該公司全球電動車霸主地位正受到中國企業的挑戰。其2023年毛利潤總額出現多年來首次下降,比2022年下降15%,現金流也下降42%。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其他國家市場也表現積極,尤其是日本和印度。孟買Sensex3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日經225指數接近1990年的峯值。德國DAX和法國CAC40指數目前處於高位橫盤狀態。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加密貨幣市場方面,1月11日,11家公司的比特幣現貨ETF獲批,爲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比特幣投資渠道。然而,市場並未如預期般漲,反而因某基金的拋售壓力而下跌。這主要是由於早期投資者獲利了結所致。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摩根大通最新研報指出,考慮到某基金淨流出已達43億美元,獲利了結階段基本完成,對比特幣的下行壓力應該已基本結束。受此影響,比特幣價格開始在4萬到4.1萬美元區間企穩,並呈現一定程度的回升。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盡管短期價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增量資金湧入的硬邏輯仍然存在。ETF爲散戶和機構提供了更便捷的比特幣購買方式,因此2024年牛市預期仍然較爲樂觀。

總的來說,2024年開局,股市投資者感受到了積極信號,而加密貨幣投資者則經歷了較爲艱難的開端。目前市場整體流動性風險不大,美國經濟保持良好態勢。在這種環境下,加密貨幣市場有望逐漸消化拋壓,重新步入上升通道。增量資金的邏輯依然成立,因此度過這個寒冷的一月後,市場很可能迎來更加溫暖的春天。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1月宏觀月報""美股發力繼續新高,灰度拋盤比特幣致加密市場短暫承壓

BTC-0.1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NFT典藏艺术家vip
· 07-26 00:10
经济坚挺向好
回復0
无情哈拉vip
· 07-25 23:52
大势所趋早料到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