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遊戲大潰敗:行業如何走出"賽博墳場"?近期,韓國遊戲公司Nexon基於《冒險島》IP推出的Web3遊戲《MapleStory N》正式上線,其NXPC代幣表現強勁,重新引發人們對Web3遊戲賽道的關注。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2025年以來,Web3遊戲領域出現了大規模項目停擺現象。多個曾備受矚目的項目相繼宣布終止開發,包括區塊鏈ARPG Tatsumeeko、NFT遊戲Nyan Heroes、區塊鏈FPS Blast Royale等。甚至籌集超2億美元的MMORPG項目Ember Sword也突然關閉,震驚了玩家羣體。## Web3遊戲爲何難以爲繼?資金短缺是多數遊戲開發商選擇停運的主要原因。例如,Ember Sword的開發商Bright Star Studios表示"無法獲得繼續開發所需的資金"。同樣,Nyan Heroes的開發商9 Lives Interactive也因未能籌集到完成遊戲所需的資金而關閉項目。除資金問題外,市場環境惡化和玩家流失也是導致鏈遊項目難以維系的重要因素。根據一份研究報告,2025年已有17款Web3遊戲停運,反映出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高死亡率一直是遊戲業頑疾Web3遊戲的高失敗率並非新鮮事。研究顯示,自2017年GameFi出現以來,該領域的項目失敗率一直居高不下。據CoinGecko的統計,2018年至2023年間推出的Web3遊戲平均年失敗率高達80.8%。另一份研究甚至指出,93%的Web3遊戲已經"死亡",平均生命週期僅4個月。值得注意的是,高失敗率並非Web3遊戲獨有。傳統遊戲行業也面臨類似挑戰。研究顯示,僅25%的成功融資的視頻遊戲項目能如期完成。手遊領域更是競爭激烈,三年內的死亡率高達83%。## 階段融資模式遇上大環境惡化遊戲開發通常採用"分階段融資"模式,但這種模式在當前Web3遊戲領域難以奏效。據統計,GameFi項目的代幣價格平均較歷史高點下跌95%,多數投資機構遭受大幅虧損。空投和代幣激勵雖能在項目初期吸引用戶,但難以維持長期留存。一旦激勵減少,用戶流失會導致代幣價格下跌,進而引發負面循環。投資機構對表現不佳的鏈遊項目興趣減退,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困境。## 圈錢、跑路與"垃圾"制造者在衆多關停的遊戲中,有些項目確實因時運不濟而未能完成開發。但也有一些團隊懷着炒作、圈錢的目的進入行業,最終制造"賽博垃圾"後跑路。Ember Sword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該遊戲曾吸引3.5萬名玩家,售出總值2.03億美元的NFT虛擬土地。然而,其展示的遊戲畫面簡陋粗糙,遭到玩家強烈批評。隨着遊戲關閉,其代幣價值幾近歸零,許多玩家蒙受巨大損失。## 玩家所有權承諾的幻滅Web3遊戲曾承諾讓玩家"真正擁有遊戲資產",但現實卻令人失望。當遊戲停止運營時,玩家的NFT與代幣基本失去實際用途,價值大幅縮水。即便在技術層面實現資產互操作,遊戲類型間的巨大差異仍使得資產跨平台流轉難以實現。因此,Web3遊戲資產的價值本質上仍高度依賴於遊戲生態系統的存續。## 同爲遊戲買單,鏈遊投資者爲何痛感更強傳統遊戲眾籌模式下,玩家投入相對較小,且多將其視爲對創意的支持。而在Web3模式中,玩家直接購買大量遊戲內資產或代幣,項目失敗時面臨真實資金蒸發,因此虧損感和被背叛感更爲強烈。## Web3遊戲該何去何從?業內普遍認爲,Web3遊戲開發商應首先確保遊戲本身的質量和可玩性,而非過早引入代幣或NFT進行貨幣化。開發者需要回歸遊戲的核心要素,如角色、敘事、遊戲體驗和社區互動,而非過度追求NFT帶來的所有權和經濟激勵。面對當前困境,Web3遊戲要脫困需回歸價值驅動和技術本質,重點關注如何讓遊戲變得更有趣、更具吸引力。只有在確保遊戲質量的基礎上,才能探索Web3技術爲遊戲帶來的新可能性。
Web3遊戲遇寒冬 回歸質量成突圍關鍵
Web3遊戲大潰敗:行業如何走出"賽博墳場"?
近期,韓國遊戲公司Nexon基於《冒險島》IP推出的Web3遊戲《MapleStory N》正式上線,其NXPC代幣表現強勁,重新引發人們對Web3遊戲賽道的關注。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2025年以來,Web3遊戲領域出現了大規模項目停擺現象。
多個曾備受矚目的項目相繼宣布終止開發,包括區塊鏈ARPG Tatsumeeko、NFT遊戲Nyan Heroes、區塊鏈FPS Blast Royale等。甚至籌集超2億美元的MMORPG項目Ember Sword也突然關閉,震驚了玩家羣體。
Web3遊戲爲何難以爲繼?
資金短缺是多數遊戲開發商選擇停運的主要原因。例如,Ember Sword的開發商Bright Star Studios表示"無法獲得繼續開發所需的資金"。同樣,Nyan Heroes的開發商9 Lives Interactive也因未能籌集到完成遊戲所需的資金而關閉項目。
除資金問題外,市場環境惡化和玩家流失也是導致鏈遊項目難以維系的重要因素。根據一份研究報告,2025年已有17款Web3遊戲停運,反映出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高死亡率一直是遊戲業頑疾
Web3遊戲的高失敗率並非新鮮事。研究顯示,自2017年GameFi出現以來,該領域的項目失敗率一直居高不下。據CoinGecko的統計,2018年至2023年間推出的Web3遊戲平均年失敗率高達80.8%。另一份研究甚至指出,93%的Web3遊戲已經"死亡",平均生命週期僅4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高失敗率並非Web3遊戲獨有。傳統遊戲行業也面臨類似挑戰。研究顯示,僅25%的成功融資的視頻遊戲項目能如期完成。手遊領域更是競爭激烈,三年內的死亡率高達83%。
階段融資模式遇上大環境惡化
遊戲開發通常採用"分階段融資"模式,但這種模式在當前Web3遊戲領域難以奏效。據統計,GameFi項目的代幣價格平均較歷史高點下跌95%,多數投資機構遭受大幅虧損。
空投和代幣激勵雖能在項目初期吸引用戶,但難以維持長期留存。一旦激勵減少,用戶流失會導致代幣價格下跌,進而引發負面循環。投資機構對表現不佳的鏈遊項目興趣減退,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困境。
圈錢、跑路與"垃圾"制造者
在衆多關停的遊戲中,有些項目確實因時運不濟而未能完成開發。但也有一些團隊懷着炒作、圈錢的目的進入行業,最終制造"賽博垃圾"後跑路。
Ember Sword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該遊戲曾吸引3.5萬名玩家,售出總值2.03億美元的NFT虛擬土地。然而,其展示的遊戲畫面簡陋粗糙,遭到玩家強烈批評。隨着遊戲關閉,其代幣價值幾近歸零,許多玩家蒙受巨大損失。
玩家所有權承諾的幻滅
Web3遊戲曾承諾讓玩家"真正擁有遊戲資產",但現實卻令人失望。當遊戲停止運營時,玩家的NFT與代幣基本失去實際用途,價值大幅縮水。
即便在技術層面實現資產互操作,遊戲類型間的巨大差異仍使得資產跨平台流轉難以實現。因此,Web3遊戲資產的價值本質上仍高度依賴於遊戲生態系統的存續。
同爲遊戲買單,鏈遊投資者爲何痛感更強
傳統遊戲眾籌模式下,玩家投入相對較小,且多將其視爲對創意的支持。而在Web3模式中,玩家直接購買大量遊戲內資產或代幣,項目失敗時面臨真實資金蒸發,因此虧損感和被背叛感更爲強烈。
Web3遊戲該何去何從?
業內普遍認爲,Web3遊戲開發商應首先確保遊戲本身的質量和可玩性,而非過早引入代幣或NFT進行貨幣化。開發者需要回歸遊戲的核心要素,如角色、敘事、遊戲體驗和社區互動,而非過度追求NFT帶來的所有權和經濟激勵。
面對當前困境,Web3遊戲要脫困需回歸價值驅動和技術本質,重點關注如何讓遊戲變得更有趣、更具吸引力。只有在確保遊戲質量的基礎上,才能探索Web3技術爲遊戲帶來的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