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RWA能否成爲金融新格局的關鍵?華爾街與區塊鏈的博弈
RWA能否成爲市場的下一個分水嶺
比特幣現貨ETF的推出標志着加密領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此前政策爲該領域奠定了基礎,如今傳統金融巨頭入局,進一步推動了RWA(現實世界資產)賽道發展。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開始探索如何將傳統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鏈上交易與管理,這一趨勢正在重塑金融市場格局。
近期某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的全球市場平台和公鏈等一系列舉措,標志着RWA這一賽道正逐步走向主流。這場變革也引發了華爾街新一輪博弈,正在悄然改變加密市場和傳統金融的遊戲規則。
RWA賽道項目的差異化和共同性
依靠大型資管公司的代表項目
近期某金融科技公司頻頻動作,推出全球市場平台,爲股票、債券和ETF提供區塊連結入服務。緊接着又宣布推出新的Layer 1公鏈,目標是打造更強大的金融基礎設施,推動RWA的代幣化。
該公鏈是全球市場平台的基礎架構,專注於實現RWA的代幣化與區塊鏈結合。支持全球投資者通過區塊鏈平台獲取美國上市證券的鏈上訪問權限,並打破地域限制,提供24/7無間斷交易服務。
新公鏈推出了一種將機構級合規嵌入公鏈架構的方案,通過許可驗證節點機制、原生跨鏈協議等創新手段,試圖在技術和制度上克服現有RWA上鏈的痛點。通過將傳統金融資產作爲質押物,確保網路安全,並與傳統清算系統實現互操作,進一步打通鏈上與鏈下的流動性。
在同賽道項目中的競爭力和局限性
這既與其獨特的架構設計和強大機構資源相關,也體現了區塊鏈與傳統金融之間的權力和利益博弈。
競爭力:
RWA的代幣化與自由轉移:通過將傳統資產與代幣1:1配對,投資者可在美國以外地區自由轉讓這些代幣化資產,並與DeFi融合,參與借貸、收益等金融活動。
開放性與合規性結合:結合了公共區塊鏈的開放性與許可鏈的合規性。驗證器經過許可審核以保障合規性,同時任何開發者和用戶都可以在該鏈上發行Token和開發應用,確保創新活力。
機構參與與生態建設:設計顧問團隊包括多家知名金融機構,推動了其在傳統金融與DeFi領域的機構級應用。
預言機機制與數據安全:內置預言機系統可確保鏈上數據的準確性與實時性,降低數據操縱風險。此設計增強了資產價格、利率、市場指數等關鍵數據的可信度。
跨鏈功能與安全保障:通過橋接實現跨鏈資產轉移,爲去中心化驗證網路提供安全保障,並支持機構資產與流動性管理,適應大型交易。
局限性:
高度依賴機構,缺乏社區驅動力
其架構強烈依賴於傳統金融機構的參與,代幣化資產的可信度和流動性主要來源於這些機構的背書。雖然確保了代幣化資產的質量和合規性,但也帶來一個問題:生態主要爲機構設計,普通用戶參與度較低。相比完全去中心化的RWA項目,更像是傳統金融世界的延伸,代幣化資產的流通和交易更多在機構之間進行,普通投資者和去中心化社區的影響力被削弱。
中心化控制下的權力分配問題
盡管保留部分開放性,但驗證器是經過許可的,這意味着核心權力集中在少數機構手中。這與完全去中心化的RWA項目形成鮮明對比,反映了傳統金融的權力格局,即大部分控制權仍掌握在少數大型金融機構手中。這種權力集中可能在未來治理和資源分配中引發衝突,尤其是代幣持有者與機構利益發生衝突時。
創新速度可能受限於合規和傳統機構
由於核心支柱是合規性和機構參與,這也可能限制其創新速度。與完全去中心化的項目相比,在引入新的金融產品或技術時,可能需要經過復雜的合規流程和機構審批。這使其在快速變化的加密領域中面臨反應遲緩的風險,特別是在與更加靈活的DeFi項目競爭時,其合規和機構導向的架構可能成爲一種負擔。
RWA項目所面臨的現實阻礙
盡管區塊鏈技術爲RWA的上鏈提供了技術基礎,但當前公鏈在高頻交易、實時結算等方面仍難以滿足傳統金融需求。與此同時,跨鏈生態的割裂和安全問題也進一步加劇了機構部署RWA的難度。RWA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應用面臨多個現實阻礙:
首先,資產與鏈上數據的信任與一致性問題成爲RWA上鏈的核心挑戰。RWA上鏈的關鍵在於確保現實世界中的資產與鏈上數據的一致性。例如,房產代幣化後,鏈上記錄的所有權、價值等信息必須與現實中的法律文件和資產狀況完全匹配。然而,這涉及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鏈上數據的真實性,即如何確保鏈上數據的來源可信且不可篡改;二是數據同步更新,即如何保證鏈上信息能夠實時反映現實資產的狀態變化。解決這些問題通常需要引入可信的第三方或權威機構,但這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本質相衝突,信任問題仍然是RWA上鏈難以避免的核心挑戰。
網路安全性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通常依賴於本地代幣的經濟激勵機制,但RWA的波動性通常低於加密貨幣,尤其是在市場低迷時,可能導致網路安全性下降。此外,RWA的復雜性要求更高的安全標準,而現有區塊鏈系統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RWA與DeFi架構的兼容性問題也尚未解決,DeFi的設計初衷是爲加密原生資產服務,而非傳統證券類資產。RWA上鏈涉及復雜的金融行爲,這些操作難以通過現有的DeFi系統有效管理。尤爲重要的是,預言機系統在處理大規模傳統金融數據的實時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
在跨鏈流動性分散與安全性問題上進一步增加了RWA上鏈的難度,RWA的跨鏈發行導致流動性分散,增加了資產管理的復雜性。跨鏈橋接機制雖然提供了解決方案,但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風險,如雙花攻擊、協議漏洞。
機構監管與合規性問題是RWA上鏈最大非技術障礙,許多受監管的金融機構無法在公共區塊鏈上進行交易,主要原因包括匿名性、缺乏合規框架以及全球監管標準的差異。KYC和反洗錢等合規要求進一步增加了RWA上鏈的復雜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資本的流入。
市場端的流動性與機構參與限制也制約了RWA的發展,目前RWA的整體市值主要集中在低風險資產,而股票、房地產等大類資產的上鏈進展緩慢。RWA的流動性仍依賴於加密原生協議,整體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最後DeFi與傳統金融信任機制的衝突也是RWA上鏈必須解決的問題,DeFi依賴代碼和密碼學構建信任,而傳統金融則依賴法律合同和中心化機構。這種信任機制的差異導致傳統金融機構對區塊鏈技術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在托管、風控等關鍵環節。
盡管區塊鏈技術爲RWA的上鏈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從數據一致性、網路安全性、兼容性、流動性、合規性到技術與經濟模型的匹配,以及信任機制的衝突,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發展中逐步解決,才能推動RWA在DeFi中的廣泛應用。
如果RWA獲得成功,新公鏈或將成爲"華爾街遊戲"的新舊金融體系權力的再分配
RWA非技術層面最核心的難點在於如何實現合規化,而合規化的背後需依靠強大的中心化權利組織的認同。
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在完成推進比特幣ETF後,參與了RWA的投資建設,這本質上是率先爭取傳統金融體系與新興依靠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之間的權力再分配,這場鬥爭不僅僅是技術變革或金融創新的競爭,更是全球金融規則制定權、資本控制權以及未來財富分配機制的爭奪。
盡管區塊鏈技術帶來了去中心化的希望,但在資本與權力高度集中的現實面前,華爾街正在試圖將這場技術革命納入自己的掌控範圍內,通過新形式的市場操控與資產證券化,延續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全球金融體系權力的再平衡
華爾街一直在全球金融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控制着資金流動、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的關鍵節點。傳統金融機構通過壟斷金融基礎設施實現對全球資本的控制。然而,區塊鏈技術的崛起打破了這種局面:
去中心化金融(DeFi)通過去中介化削弱了華爾街長期控制的傳統金融基礎設施。DeFi允許資本流動、資產管理等關鍵功能能夠在去中心化平台上運行,如用戶在沒有銀行、投行等中介的情況下,直接在區塊鏈上進行資產管理、借貸、交易等操作。但這對華爾街意味着巨大的威脅,這種權力的轉移意味着華爾街可能失去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權。
資產代幣化:誰能控制新的金融基礎設施
新公鏈等平台推動的RWA代幣化,雖然旨在增強資產的流動性,但背後隱藏着對新金融基礎設施的控制權之爭。區塊鏈網路是新一代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候選平台,誰能主導這一基礎設施,誰就能在未來區塊鏈連結現實世界資產中佔據主導地位。
華爾街的利益體現在對這些去中心化網路的控制意圖。他們可能不會直接否定區塊鏈,而是通過投資、並購或合作,控制這些新興的區塊鏈平台,讓資本集中化的再現。盡管區塊鏈旨在去中心化,但大量的資本、流動性仍容易被集中在少數大型金融機構或對沖基金手中。最終導致區塊鏈平台上的關鍵資源仍會回歸到少數玩家手中,導致去中心化的資產市場完全需要中心化的龐大勢力帶動。
監管套利與法外權力
據2月6日,某媒體報道,某大型銀行最新的機構交易員電子交易調查顯示,29%的機構交易員今年即將或正在進行加密貨幣交易,較去年增長7個百分點。
套利一直是華爾街精英善於利用的交易策略。面對區塊鏈去中心化特性的不確定監管環境,未來華爾街機構可能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監管差異,通過在監管較爲寬松的司法管轄區設立運營實體,從而規避更嚴格的監管。例如:
在新公鏈等項目中,某些RWA的代幣化可能會繞過傳統的證券法規或金融市場法規。在不同的監管環境中操控資產流動和資本結構,進一步強化對新興市場的控制權。不排除這種"灰色地帶"的運作是華爾街通過區塊鏈獲得更高利益回報的手段之一。
市場流動性與價格操縱:隱性主導權的爭奪
流動性是市場操縱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