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2025年Q2加密市場:政策利好提振信心 結構性機會浮現
一、序言
2025年第二季度,加密市場經歷了從高熱度行情向短期調整的轉變。盡管多個賽道輪番引導市場情緒,但宏觀層面的壓力已逐漸顯現。全球貿易形勢動蕩、美國經濟數據反復,加上联准会降息預期的不斷變化,使市場進入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同時,政策博弈的邊際變化開始浮現:某些政治人物對加密貨幣的積極表態,引發了投資者對比特幣潛在戰略地位的提前預期。目前市場仍處於"中期漲後的回調階段",但結構性機會正在悄然形成,定價基準正在發生重大轉變。
二、宏觀環境:舊有邏輯解體,新錨點尚未確立
2025年5月,加密市場正處於宏觀邏輯重構的關鍵時期。傳統定價框架正在快速瓦解,而新的估值基準尚未確立,使得市場處於一種"模糊而焦灼"的宏觀環境中。從經濟數據、央行政策取向,到全球地緣與貿易關係的邊際變化,都以一種"不穩定中的新秩序"姿態影響着整個加密市場的行爲模式。
貨幣政策正從"數據依賴"走向"政治與滯脹壓力博弈"的新階段。近期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美國通脹壓力雖有緩解,但整體黏性依舊,尤其是服務業價格的剛性較高。這與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短缺相互交織,使得通脹難以迅速回落。雖然失業率出現邊際抬升,但遠未觸發政策反轉的下限,導致市場對降息時間點的預期推遲。央行領導人在公開發言中雖不排除年內降息的可能,但更強調"謹慎觀望"和"長期通脹目標堅持",這使得流動性寬松的預期變得更加遙遠。
這種不確定的宏觀環境直接影響了加密資產的資金定價基礎。此前三年中,加密資產在"零利率+泛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享受了估值溢價,而如今在利率高位持續的週期後半程,傳統估值模型面臨系統性失效。主要加密資產雖在結構性資金推動下保持震蕩向上趨勢,但始終未能形成突破重要關口的動能,反映出其與傳統宏觀資產的"對齊路徑"正在瓦解。市場開始不再用簡單的聯動邏輯進行套用,而是逐步意識到加密資產需要獨立的政策錨與角色錨。
與此同時,年初至今影響市場的地緣變量正在發生重要變化。此前一度升溫的貿易摩擦議題已顯著降溫。近期某些政治人物對於"制造業回流"議題的重心轉移,都顯示出主要經濟體在短期內不會進一步加劇衝突。這使得"地緣避險+加密資產抗風險"這一邏輯暫時退潮,市場對加密資產的"避險錨"不再給予溢價,而轉而重新尋找新的政策支持和敘事動能。這也是5月中旬以來,加密市場從結構性反彈轉爲高位震蕩、甚至部分鏈上資產資金持續外流的重要背景。
更深層次來看,整個全球金融系統正面臨"錨點重構"的系統性過程。美元指數在高位橫盤,黃金、國債、美股之間的聯動關係已被打亂,加密資產則被夾在其中,既不像傳統避險資產那樣具備央行背書,也未能被主流金融機構徹底納入風控框架。這種"既不是風險,也不是避險"的中間狀態,使得市場對主要加密資產的定價處於一個"相對模糊區"。而這種模糊的宏觀錨,進一步傳導至下遊生態,導致各類新興敘事雖有爆發,但均難持續。沒有宏觀增量資金的支撐,鏈上的局部繁榮極易陷入"快速點燃---迅速熄火"的輪動陷阱。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宏觀變量主導下的"去金融化"轉折窗口。在此階段,市場的流動性與趨勢不再由簡單的資產間相關性推動,而是取決於政策定價權與制度角色的重新分配。加密市場若想迎來下一輪系統性重估,必須等待新的宏觀錨------它可能是加密資產戰略地位的官方確立,也可能是貨幣政策的明確轉向,或是全球多國政府對鏈上金融基礎設施的接納。只有當這些宏觀級別的錨點真正落地,才會出現風險偏好的全面回歸與資產價格的共振上行。
目前,加密市場需要做的不再是執着於舊邏輯的延續,而是冷靜識別新錨點浮現的蛛絲馬跡。那些能夠率先看懂宏觀結構變化並對新錨點提前布局的資金與項目,將在下一輪真正的主升浪中掌握主動權。
三、政策動向:新法案獲批,州級加密資產儲備落地,引發結構性期待
2025年5月,美國參議院正式通過一項關於穩定幣的重要法案,成爲全球最具制度性影響力的穩定幣立法方案之一。這一法案的通過,不僅標志着美元穩定幣監管框架的確立,更釋放出一個清晰信號:穩定幣不再是一個技術實驗品或灰色金融工具,而是進入主權金融系統核心的一部分,成爲數字美元影響力的有機延伸。
該法案核心內容主要聚焦於三方面:其一,確立聯邦儲備與金融監管機構對穩定幣發行人的牌照管理權力,並設定了與銀行等效的資本金、儲備、透明度要求;其二,爲穩定幣與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互通提供法律基礎與標準接口,推動其在零售支付、跨境結算、金融互操作性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其三,對去中心化穩定幣建立"技術沙盒"豁免機制,在合規可控框架下保留開放金融的創新空間。
在宏觀視角下,該法案的通過引發了對加密市場的三重結構性預期轉變。首先,是美元體系的國際延展路徑出現"鏈上錨定"的新範式。穩定幣作爲數字時代的"聯邦支票",其鏈上流通能力不僅服務於Web3內部支付,更可能作爲美元政策傳導機制的一部分,強化其在新興市場中的競爭優勢。這也意味着,政策制定者不再單純打壓加密資產,而是選擇將部分"通道權"收編進國家財政體系,爲穩定幣正名的同時,也爲美元在未來數字金融戰爭中提前佔位。
其次,是穩定幣合法化帶動的鏈上金融結構重估。合規穩定幣的生態將迎來流動性爆發期,鏈上支付、鏈上信貸、鏈上帳本重構的邏輯將進一步激活DeFi與RWAs資產橋接需求。尤其在傳統金融環境高利率、高通脹、區域貨幣波動等背景下,穩定幣作爲"跨制度套利工具"的屬性,將進一步吸引新興市場用戶與鏈上資產管理機構。在法案通過後不到兩周,主要交易平台穩定幣日交易量創下近期新高,鏈上某些穩定幣流通市值環比增長明顯,流動性重心開始從部分資產向合規資產遷移。
更具結構性意義的,是多個州政府在法案通過後緊跟其後發布加密資產戰略儲備計劃。截至5月下旬,已有州通過相關法案,多個州已宣布將部分財政盈餘配置爲加密資產儲備,理由包括通脹對沖、財政結構多元化、支持本地區塊鏈產業等。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行爲標志着加密資產從"民間共識資產"開始被納入"地方財政資產表",是對歷史上各州儲備金邏輯的數字重構。盡管規模仍小、機制尚不穩定,但其背後釋放出的政治信號遠比資產體量更重要:加密資產開始成爲"政府級別的選擇"。
這些政策動態共同促成一個新的結構性圖景:穩定幣成爲"鏈上美元",加密資產成爲"地方儲備",兩者一規一野,分別從支付與儲備兩個角度,與傳統貨幣體系進行共生與對沖。這種局面在地緣金融分裂、制度信任下滑的2025年,恰好提供了另一個安全錨定邏輯。這也解釋了爲何加密市場在5月中旬宏觀數據不佳(高利率持續、CPI反彈)的情況下仍然維持高位震蕩------因爲政策層面的結構性轉折,爲市場托底建立了長期確定性支撐。
法案通過後,市場對"美債利率-穩定幣收益率"模型的重新評估,也將加速穩定幣產品向"鏈上T-Bill""鏈上貨幣基金"靠攏,某種意義上,美國財政未來的數字債務結構可能部分由穩定幣托管完成。美債鏈上化的預期,正在通過穩定幣制度化這一窗口,逐漸清晰浮出水面。
四、市場結構:賽道輪動劇烈,主線仍待確認
2025年第二季度的加密市場呈現出一種極具張力的結構性矛盾:宏觀層面政策預期轉暖,穩定幣與加密資產正在走向"制度性嵌入";但微觀結構層面,卻始終缺乏一個真正具有市場共識度的"主線賽道"。這導致整體行情表現出明顯的輪動頻繁、持續性弱、流動性短暫"空轉"的特徵。換言之,資金在鏈上流轉速度仍在,但方向感與確定性卻尚未重構,這與之前某些"單賽道主升浪"週期形成鮮明對比。
首先,從板塊表現來看,2025年5月加密市場出現了極端分化的結構。多個賽道輪番"擊鼓傳花"式走強,每個子賽道持續爆發週期不足兩周,後續跟風資金快速潰散。例如,某些新興賽道一度引發新一輪FOMO狂熱,但因社區共識基礎薄弱、市場情緒透支,行情迅速高位回調;AI賽道如一些頭部項目則表現出"高Beta高波動"特徵,受相關權重股情緒影響較大,缺乏鏈內自發敘事延續性;而以某些項目爲代表的RWA板塊雖具確定性,但因空投預期已部分兌現,進入"價格與價值背離"整理期。
資金流向數據顯示,這種輪動現象本質上反映的是結構性流動性泛濫而非結構性牛市啓動。5月中旬以來,某些穩定幣市值增長陷入停滯,另一些則小幅回升,鏈上DEX成交量日均維持在較低水平波動區間,與3月高點相比縮水明顯。市場沒有明顯新增資金湧入,只是原有存量資金在尋找"局部高波動+高情緒"的短期交易機會。這種情況下,哪怕賽道切換頻繁,也難以構成強主線行情,反而進一步放大了"擊鼓傳花"式投機節奏,導致散戶參與意願降低,交易熱度與社交熱度脫節加劇。
另一方面,估值分層現象加劇。一線藍籌項目估值溢價顯著,頭部資產繼續獲得大資金青睞,而長尾項目則陷入"基本面無法定價、預期無法兌現"的尷尬境地。數據顯示,2025年5月,前20大市值幣種佔總市值比例已接近較高水平,爲近期最高值,呈現出類似傳統資本市場"集中度回流"的特徵。在缺乏"廣譜行情"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