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Web3社交新突破:開放社交圖譜破解冷啓動難題
探索Web3社交的未來:利用開放社交圖譜解決冷啓動難題
2017年,一羣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去中心化社交網絡面臨的三大挑戰:從零開始吸引用戶、處理用戶個人信息以及面向用戶的廣告問題。他們認爲,現有的科技巨頭由於規模經濟優勢,使得這些挑戰難以克服。
然而,時至今日,這些"不可能"的事情似乎正在變得可能。我們可能正處於社交媒體網路概念轉變的黎明時期。本文將探討去中心化社交(DeSo)中的新思路如何應對上述挑戰,特別是利用開放社交圖層解決冷啓動問題。
社交圖譜與冷啓動問題
社交媒體平台一直面臨冷啓動問題:如何在沒有現有用戶羣或網路效應的情況下吸引用戶。傳統上,新興社交媒體初創公司試圖通過強大的市場推廣和營銷來克服這個問題。通過在恰當時機吸引大衆注意力,無論是通過新穎的用戶體驗設計、媒體頭條還是FOMO,它們發起大規模的註冊活動,快速在平台上建立用戶基礎。
但這些成功的營銷活動往往會面臨存在危機:如何留住這些用戶,並持續生成新的內容和利潤?隨着這些應用的消亡,建立的用戶社交圖譜和個人資料也會隨之消失,未來的社交媒體網路需要再次重復困難的營銷策略來重啓網路。
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Web2社交網絡中,社交圖譜(描述用戶之間關係)與社交應用本身(如Facebook、Twitter等)密不可分。這兩個層面是共生的:應用程序的新穎性推動了社交圖譜的發展,而社交圖譜反過來又成爲社交媒體應用的主要壁壘。
但是,如果我們將社交圖譜和社交應用分離呢?即使某個應用消失,我們仍然可以利用在其上創建的社交圖譜來輕鬆啓動另一個社交應用程序。這正是Web3對冷啓動問題的回應。
使用公鏈作爲開放的社交圖譜
某種程度上,像以太坊這樣的公共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社交圖譜。通過查看一個ENS域名或錢包地址,我們可以了解該用戶的鏈上社交資料:他們持有哪些資產,與誰進行交易,以及推斷他們屬於哪些社群。
這種鏈上社交資料可以成爲新的去中心化社交網絡的自然起點,一些公司正在探索這條路徑。例如,某平台將區塊鏈瀏覽器上的十六進制數據轉化爲可讀的投資組合或"個人資料",並提供向不同個人發送消息的功能,從而利用鏈上數據來啓動一種消息風格的社交網絡。另一些平台則試圖利用鏈上用戶資料來構建類似Twitter風格的社交網絡。通過使用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將原始交易數據變得可讀和可解釋給普通用戶的這種策略正在加速發展。
構建原生社交圖譜協議
僅僅依賴公共區塊鏈數據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數據對於社交應用來說並不夠豐富。因爲公共區塊鏈首先是爲金融應用而構建的,而不是社交應用,因此鏈上原生收集的數據,如交易歷史、帳戶餘額和代幣數據,並不一定對社交網絡最有用。
一個想法是在公共區塊鏈之上構建一個新的、專用的社交圖譜協議。例如,某協議利用了社交應用中存在着共同的社交互動因素,將這些因素抽象爲不同的鏈上行爲,如"發布"、"評論"和"分享"。另一個協議在其社交圖譜中也有類似的抽象,例如"發布"、"反應"和"推薦"功能。這些協議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技術實現方式。
對於這些社交圖譜協議來說,關鍵是它們並不一定構建頂層的社交應用。相反,它們提供了構建和擴展這些頂層應用所需的開放社交圖譜層。這樣做的核心優勢在於,即使一個曾經成功的社交應用消失,生成的社交圖譜仍然可以被其他開發者使用。因此,只需要一次營銷活動或一個成功的應用程序,就足以啓動整個生態系統。
從頭開始設計去中心化社交媒體
第三種策略是從頭開始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其前提是社交媒體應用是我們數字體驗的基石,因此需要一個專門的區塊鏈(或其他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將社交媒體應用的基本操作本地化,而不是通過在最初設計用於支持金融用例的基礎設施之上構建的協議來實現。
一些項目正在構建專注於社交應用的L1區塊鏈。與其他主流公共區塊鏈專注於"每秒交易數"不同,這些項目致力於優化"每秒帖子數",以及社交應用處理通信和存儲的需求。在這個L1區塊鏈之上,他們計劃構建各種社交應用,包括長篇內容、短篇內容和論壇式應用。
其他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台也大致遵循這種從頭開始設計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的策略。嚴格來說,它們不是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而是依賴於服務器系統來確保帖子足夠去中心化。例如,某平台使用類似電子郵件的系統,用戶可以在不同的服務提供商之間進行選擇。
這些項目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拒絕了現有公共區塊鏈設計適用於社交網絡的觀念。盡管這種方法爲這些項目提供了更精細的控制設計決策和用戶體驗的能力,但同時也切斷了與DeFi、現有NFT社區和Web3生態系統中其他成熟元素的潛在聯繫和交叉影響。此外,這些解決方案在多大程度上是"去中心化"的,特別是在其去中心化未受公共區塊鏈保證的環境中,尚待觀察。這些解決方案最終會像現有社交網絡一樣將社交圖譜與社交應用捆綁在一起,還是會充分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層並吸引各種應用和開發團隊?這是Web3社交未來的一個關鍵問題。